close
文章日期:2011-02-17 22:59

假環保

 

這本書是在Costo看到的,看到這個書名時,當然不免好奇。翻開目錄頁,看到"戴奧辛有害"的結論竟然是"無害",心裡很不爽,決定買回家一探究竟。

 

說真的,一開始看時心裡真的很排斥,尤其是先跳著看一些比較熟悉的議題,如塑膠燃燒產生戴奧辛、回收紙、免洗筷等主題,甚至跟老公抱怨這個作者太主觀偏見。不過當靜下心仔細從頭看到尾,心情真的轉變。雖然我對作者的某些觀點、甚至科學論述未必認同,而且作者是針對日本現行的環保政策、現況發表建言,未必適用於台灣的狀況,但作者對生命、環境的反省體悟,讓我深深感動,也重新思考部分環保議題的正確性。

 

對我而言,作者主要的核心觀念是"節約"。他並不是要大家過著沒有生活品質的生活,但也不希望因為可以"回收"就安心的浪費。所以他舉出很多品項的分類回收是勞民傷財的行為,根本不符合經濟效益。

 

以廚餘回收而言,記得曾有個鄰居跟我說,「過去丟棄冰箱的食物時會很愧疚,所以會儘量節制少亂買,自從有了廚餘回收,丟起來安心多了。」可以想見慢慢地就會愈買愈多,廚餘量勢必增多。在全球的食物供給量中,穀物約20億噸,如果均分給世上的每個人,大家都可吃飽。可是現實是富裕國家大量進口食品,卻把約一半丟掉或進行廚餘回收,留下約8億的飢餓人口。而回收的廚餘,無論是拿去餵食其他動物或做成堆肥,都是非常危險的毒素累積過程。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儘量只吃本國土地上的作物,不要殘留下殘羹剩菜。

 

錄一段書中的話跟大家分享。

如果人心能夠滿足,並不會想要很多物質。但若心靈貧乏,就會想要以物質來填補空虛。現代物質過剩的原因除了是工業以大量生產為目標所造成的之外,我認為還是因為現代社會不夠人性化,大家找不到生存的意義、心靈無法滿足而產生的。

 

後記:

謝謝武龍老師在我發表了這篇文章後,mail了下面這個文章給我參考。

http://skygene.blogspot.com/2011/01/environmentalism.html

下面這段是我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的想法。

哈哈!這篇文章的看法大致和我一致,我也覺得假環保的作者的的觀點太偏頗,科學論述不見得正確。關於戴奧辛、免洗筷、紙張等等的議題,我都持保留度。所以我在讀的時候其實很擔心一般讀者會被誤導而全盤否認現今的環保作法(畢竟我有化學系的訓練)。不過讀讀很不相同的意見,對議題的思考深度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我還是覺得值得讀讀。我不像上文作者這樣激動,因為我本來就不信任科學研究,所有以"科學"為基礎的論證,隨時都有被推翻的可能。所以這本書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作者回到心靈層面的反省,也提醒大家最有效又簡單的環保方式是節約。
Juli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lie 的頭像
    Julie

    凡心反省

    Ju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