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紅字為01/06修改之內容,請同學讀一讀喔!




第二課  田間實務(如何開始、管理、採種等)

 


武龍老師:先分享回家功課「期望十年後過怎樣的日子」,假設已是2020年,圖為現況,以我正在做什麼來說明。用圖畫來表示的目的,是因為用畫的比較會去思考畫面、細節。圖將要掃描、存檔。原稿貼在自己床前,時時警惕自己。希望課程結束後,全班同學仍能定期聚會,彼此督促打氣,2020年要開檢討會,看看執行狀況。不用擔心自己想得太多、太複雜、太麻煩、做不完,只要有目標、用心、努力去做,一定能達成。Sky姊一個弱女子耕1700坪的農地,真的讓人很感動、受鼓舞。



 



 


武龍老師:我是專業農夫正在種田,有比臉盆的高麗菜、還有熱帶蘋果等。秀明自然農法村裡Leon正在進行遊客導覽,Dong正在為專業農夫和學者專家進行解說,秀明二代小朋友正在為家庭主婦說明食物安全性,而Sky大姊和他的女兒的秀明自然農法餐廳門外大排長龍。大家一起住在自然農法村,當自然農法農夫,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


 


同學A&B:在農莊的涼亭裡,聞著玫瑰花香,啜飲著美酒,看著翠綠的菜園,聽著訪客的讚嘆:好美的菜園啊!


 


同學C:成立高壓電塔補給站,週末營業,供應自然農法的濃醇咖啡和美味點心,並販售自然農法農產品。而同學寄賣的商品,完全不收取佣金喔。週一至周五則是專職農夫,開心的種著田。


 


同學D2020年剛優退,一步一腳印的走來,孩子們已經長大離家,夫妻二人搬到山上,過著四分之三自給自足的生活。靠山邊日照較不足處建菇寮,提供民宿給有興趣體驗自然農法的訪客,待收成後將農產品寄給該訪客。有涼亭、瞭望台、步道柴燒麵包爐、荷蘭鍋、沙坑、鞦韆等,還有池塘、小船、泡湯池喔!


 


同學E: 保費、貸款都已繳清。用500萬買下農地。農場所有作物都是特大、特好。成為名聞遐邇的無敵綠手指,無數的義工慕名而來。


 


同學F:園藝從業人員已出現許多職業病,開始採用替代性農藥或儘量採用秀明自然農法。在我的基地上,有辦公室、儲藏室等,採用秀明農法的菜園供自家食用,種植景觀樹木等用於客戶處,另有一大片果嶺水準草坪,讓客戶體驗少用藥也能養出最高水準的草坪。還有景觀水池等。


 


同學G:自然農法的優美別墅,有花草樹木,有雞、鴨,有蔬菜、竹筍、火龍果。也有老公喜愛的雙B。歡迎大家來我家玩。


 


同學H:成立咪咕自然農莊,後有山,建物坐北朝南,風力發電,一樓為身心靈修習中心,二樓為自家。農莊裡有果樹等樹木、觀賞花木、蔬菜、稻米、牧草、牛、豬、雞、鴨等。


 


同學I:臨路有一間小的開放圖書室兼教室,住家在較裡面處,皆是鐵皮綠建築。屋子周圍種菜,較遠處種水稻、果樹,有生態池,也養雞、鴨。



 


同學J:以春夏秋冬四季的四個圖來表示。春天和兒女在田間騎單車;夏天在野溪游泳,傍晚喝著啤酒乘涼;秋天在圖書室裡教導附近小朋友;冬天和附近鄰居在爐火前共飲、閒話家常,或分享書籍。



 


 


如何開始:


1.    務農時,除了技能、知識,與生命的結合都是息息相關的。


2.    農地使用的規劃,愈需要照顧的作物,要種植在離住家愈近處。例如蔬菜要種在靠近房舍處、水稻次之、果樹可以較遠。


3.    撿垃圾:我開始接手這片璞玉田時,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撿垃圾。撿垃圾似乎給地主媽媽留下很好的印象。當土地垃圾越來越少,經過的人也就比較不會再亂丟垃圾進來。


4.    拜土地公和拜訪附近鄰居:第二件事是拜土地公,有些事是人無法控制的。人的部分一定要處理好,做秀明農法的人常會有優越感,要小心自己的態度,與周圍的農友良好互動。


5.    整地:


(1) 土地太濕時,不要去動土地。如果用鋤頭鋤下去時,土會黏在鋤頭上時,就表示土地太濕了,尤其是黏質土,如果太濕時整地,土乾時會變得非常硬。


(2) 土地如果一直積水不退,一定要挖水溝排水。


(3) 除草:


a.    水田的草葉不要用在旱田裡,二者所需微生物可能不同,不要混用。以璞玉田為例,原先是水稻田,為改種蔬菜,先割掉草頭,堆在一起待自然分解。最好能趁旱田的草長出來之前,先把水田的草除乾淨並移除。


b.    草移除後,田土乾得比較快,土乾了才好進行後續處理。


c.    至於除草要除到什麼程度,秀明自然農法並沒有規定,要自己決定。一般而言,土中混入愈多未腐熟的綠色草葉,會有愈多病蟲害的問題。但草要除的愈乾淨,所需花費的時間相對會多很多。所以還要考量工作效率。最好要穩定的草態。


d.    綠色草葉不要混入土裡,會發酵、產生臭氣等有害物質(類似臭水溝的味道)。將綠色草葉曬乾,不見綠,有點腐爛,一抓就散時即可混入土中。



6.    做菜畦:考慮走向、高低、寬度。(使用鋤頭的技巧,將於下次課程教授。)


(1) 走向:


a.       東西向是考慮日照、南北向是考慮東北季風。在風勢大的地方作物的生長會受到抑制,因此會從上風處開始逐段搭設擋風網,就需要配合擋風網的走向來做畦。(此處所謂的風是指季風而非颱風)


b.      考慮種植的作物種類,如果是較高的如玉米、豆子(搭豆棚),要南北向,因為採東西向時,南面日照會較多,北邊的豆子會往南面長。而較矮的作物比較無所謂,如根莖作物好像差異不大。




(2) 高度:要衡量作物性質,也要考慮澆水方式。採淹田方式的要較高。


(3) 寬度:約80100公分寬。不同作物考量不同,豆類可以種二條窄的插架子;小白菜可做寬的,種密一些;秋葵會長成一大叢,要做寬的且只插一排。


(4) 愈高愈窄的畦可耕面積會比較少。要衡量操作方便性(如除草之方便性)和可以發揮最大效益的做法。


(5) 老師個人經驗,走道附近長的較好。跟日照無關,似乎愈有人氣,愈有人關心處,就會長的愈好。


(6)菜畦整理好後,在播蔬菜種子前先讓它長草,等草長出來後再除一次草。這樣播種後就會少掉很多除雜草的機會。


 



播種:



1.    種植距離要考量植株成熟後的最大距離,小菜類可以撒密一點再逐次疏苗採收,大植株的話(秋葵、洛神等),最好一開始種植就抓好距離。


(1) 行距 :兩行之間的距離(主要考量移動、除草等方便性)


(2) 株距:一行之內作物之間的距離(主要考量作物受日照量)


(3) 疏苗:播種時考慮種子發芽率或健康性的問題,會播入較多的種子讓其自然競爭,作物成長的過程中,逐次拔除弱勢植株(可以吃掉),讓強勢植株可以獲得最佳的成長環境。(東哥說南瓜多顆種植不要疏苗、最後留下來的就是最適應的)


2.    播種方式:不同播種方式,各有利弊,依作物種類來做選擇。


(1)  撒播(直播) 最簡單的撒種方法,直接將種子均勻撒在畦面。


利:簡單省工、種植面積大、作物成熟後雜草就比較沒有生長空間


弊:除草很麻煩,小苗期特長的作物用這種方法會比較辛苦(如紅蘿蔔)


(2)            條播(直播) 沿菜畦方向將種子以直線均勻種入(一條菜畦可以種一行以上)


利:作物生長位置明確、除草管理方便、美觀


弊:雜草生長空間大、種植面積較少


(3)             點播(直播或育苗) 直接取作物成熟的距離種入,通常會配合育苗操作。


利:省種子,搭配育苗操作時,就不必擔心種子小苗被雜草淹沒。


弊:種植面積最少,雜草生長面積最大


3.    除撒播、條播需要疏苗外,非育苗點播也可以在一個穴位種植多顆種子,待作物成長後拔除弱勢植株。


4.    均勻:如何均勻將種子播入是初學者最大的考驗(特別是小種子),可將種子混入乾的細沙,避免一堆種子擠在一個地方(感謝東哥的妹妹提供)。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手勢的拿捏,平常可以多練習(把種子撒在報紙上看看)


5.    春化處理:種子發芽的機制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溫度和水份。春夏作物必須要在春季發芽,但如果他把秋季當作春季就完蛋了,所以他必須經過最低溫-->溫度上升到發芽適溫,這就是春化處理。可以先冷藏數日,用濕紗布和塑膠袋包起來,放口袋或貼身以體溫催芽,每天清洗紗布檢查種子是否報芽,然後就可以播種了。


6.    育苗:育苗的好處非常多,可以讓土地做最有效率的運用,節省小苗照顧的時間,提高小苗存活率,節省小苗拔草的辛勞,小苗期長的作物透過育苗的方式也比較好照顧。


(1)  然而,土是育苗成敗最大的關鍵,特別是黏土質會很容易失敗,因為很容易變硬、變乾,然後苗就掛了。所以草葉割掉後集中,那塊區域底下的土壤以後會變成很好的育苗土。


(2)  有些作物不適合育苗,直根性的紅蘿蔔、白蘿蔔、秋葵等


 


 



雜草管理:

1.    雜草管理:如果不想長雜草,可要先種下別的,讓原先的強勢草被抑制。


2.    秀明自然農法的雜草管理,每家不同,但不是不除草,只是除草的程度不同,沒有一定準則,各家自己決定。


3.    問:人為何不能吃雜草?答:我們的身體可能還不認識這種植物,而植物也不認識人,可能對人有影響或有毒性。大部分的草如果煮的夠久、夠爛,毒性多半可以被破壞,但耗能,似乎不值得。儘量吃已經是菜的。


 


其他討論事項:


1.    答覆網友問題


(1) 種子的休眠期:有些種子為了度過逆境(低溫、高溫、乾燥、競爭者等等),會以休眠的狀態等待時機成熟再發芽,所以春夏作物經過春化處理(低溫)可以提高發芽率,但對秋冬作物就沒有需要。只要是當季的種子通常應該都已經過休眠期了(秋冬作物:春天採種->儲存->秋天播種)。每一種種子的特性都不一定。據我所知黃豆應該沒有休眠。種子的發芽率低不一定是因為休眠,大部分是因為採種或儲存不當所造成。請確認一下是否有底下狀況。採種時是否下雨?是否過早採收(種子未熟)?保存是否適當(潮濕、日曬、光照、溫度變化大等)?另外經過催芽也可以提高發芽率。常見催芽方式:


a.    水分:泡水,最好是流動的水,如果沒有流動的水,那至少每天要換兩次水(越多越好)


b.    溫度:依照作物發芽的適溫。例如黃豆是(25-30C)


c.    光線:有的喜歡光、有的喜歡暗。


(2) 馬鈴薯的疏苗:種下馬鈴薯後,可能同時會冒出五六根莖出來,就輕壓著土壤(以免下一個動作拉出馬鈴薯),把莖拔掉,留下2-3根,這樣馬鈴薯有比較大的空間,可以長比較大。不疏苗的話會比較多比較小。


(3) 隔離帶的目的是為了阻絕臨田的污染,如果附近有人在噴農藥的話可以考慮,秀明自然農法實施綱要有要求做隔離帶,如果要販售的話最好是有,如果自己吃的話自己決定吧。


2.    下次上課時在Leon的藏山,會學習農機具的使用、觀看採種影片,討論採種相關議題。


3.    參訪農場:參訪前先想一想希望學到什麼。比如當初怎麼開始,希望做的什麼程度。將參訪阿凎自然生態農園,要學習如何照顧牛,也學習用牛犁田。


4.    除草、水管理,有些作物需要特別處理。摘心、疏苗等,參觀農場時在逐項解說。


5.    Dong介紹農具除草耙,並建議大家農具要買紅色的,因為在田裡常會發生找不到農具的經驗,後來發現紅色是最容易被發現的顏色。


6.    乾能介紹新竹農具街,新竹民生中央路跟中正路交叉口, 往城煌廟方向前走 (這邊是單行道, 順著方向) 過一個巷口, 在往前右邊有一個小小巷, 裡面都是農具行。


7.    如何使用繩結:童軍用的繩結比較複雜花俏,我們當農夫的只要學最簡單實用的四個。今天先學二種。


(1) 繫木結:工程繩結之開始,要靠拉力才會緊,不能用於結尾。


(2) 雙套結:用來收尾,一定要熟練操作棍上繫法,手上打好再套上的方法也要會。


8.    黃乾能:梔子花的田間插枝,選擇已經稍為木化的枝條約1520公分,剪掉第一個芽,葉留35片,冬天留下整片葉子,夏天剪成半葉(減少水分散失),剪在節前,但要留節,會在該處長出根。如果剪下時是陰濕的天氣,放一天後再插入土裡;如果是乾燥炎熱的夏天,則泡水一天,甩掉葉上水分,再插入土裡。垂直插入土中就可以了,斜插增加接觸面積,增加存活率,但存活後還要移植,改成垂直種太麻煩。切面處稍微刮去表皮,可以增加面積,提高存活率,如果枝條數量足夠,就不用這麼麻煩。剪枝時剪刀要乾淨,以免感染。(黃大師的園藝技能令人佩服,真想請他開一堂課啊!)


9.    高壓接枝:先將枝條上的樹皮環剝,再裹以保水的介質,最後再包上一張塑膠布,束緊頭尾,以防介質失水即可。以往高壓時,多以黏土或堆肥覆於環剝部位,再裹以稻草,由於介質易脫水,且通氣性及孔隙度較差,因此較不易成功。


10. Dong:羊奶頭也可以用阡插法繁殖,但根據他的經驗,用種子繁殖的根系較佳,既然羊奶頭是食用根部,以種子繁殖較佳。


11. Dong母:芋頭一般來說用乒乓球大小圓圓的芋頭來種即可,但根據他的經驗,選擇長型的將來可以長出較大顆的芋頭,今年他種出的芋頭一個即有兩斤重。將小芋頭先放在水邊覆點土,待發芽後再移植至菜畦。


12. 水稻直播方式對稻米品質及產量之影響試驗,網路上找到的資料,雖然沒啥關係,但是是一份值得參考的文件。這些東西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在種植技術方面大家可以多多去搜尋資料來互相討論,就可以瞭解各種不同的方法,而比較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大家可以多利用網路討論,這樣上課就會更有效率。



 


 



********************************************


 


上課花絮


 


大家排排坐田邊,上課了。


 


奇怪!有兩位同學可能走錯教室了,農夫不是穿這種雨鞋喔!




 


學者Leon老師,別雞蛋裡挑骨頭了,饒了弱女子吧!




 


看了這張模範,大家都汗顏。




 


老師,這張把你拍的又高又帥,考試時要放我一馬。




 


這是繫木結,下次上課要考喔。




 


這是示範雙套結的棍上繫法。



 


 


這是雙套結。下次要考喔!



 


 


這也是雙套結,兩環併起後就可以套在棍子上了。也要會喔。


 


 


Sky姊被武龍老師捉包,找來槍手阿薰姊,阿薰姊只好再求救吳大哥。




 


這是Dong的姊姊?還是妹妹?謝謝林媽媽讓我們在她的菜園裡搜刮。



 


 


園藝大師黃老師教我們如何阡插。



 


 


班長想到將來滿園的梔子花,心滿意足啊!




 


PS. 忙著吃,忘了拍Sky姊請大家吃的飯糰和花生糖。飯糰是Sky姊特地從桃園到北投訂購的,再由阿薰姊去取貨帶給我們享用的,到我們的手上還微溫喔!這個飯糰真是好吃,在忘記它的味道前,沒辦法嚥下其他飯糰了。整個元旦假期,老公沒有一天沒提到那個飯糰,還說:如果以後吃不到了怎麼辦?而花生糖,是我的最愛,花生(Sky姊種的)好吃,糖搭配的好,真是好好吃,我厚顏的要了剩下的一個,武龍老師又把他的給我,哈哈,我吃了三個,好滿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lie 的頭像
    Julie

    凡心反省

    Ju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