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要看!還要幫忙修改喔。)
第七課 農場參訪和黃同學園藝技術分享
一、農場參訪:五犬山莊
二、黃同學分享其園藝專業技術:
A、阡插法:
1. 用具要消毒或洗乾淨。育苗盆用較大的(小的是菜苗使用的)。
2. 培養土用新開的,以免已被汙染。整包均勻到入育苗盆中。先把土噴濕,再將枝條插入。澆水用灑水器,用噴灑的方式。
3. 苗木之準備:
a、枝條剪約15公分,剪在節點下,發芽率較高;
b、 剪掉第一個芽,盡可能將新芽和花等摘掉,只留下3~5片葉子,冬天留下整片葉子,夏天剪成半葉(減少水分散失);
c、切口邊緣用刀稍微刮一下;
d、 如果剪下時是陰濕的天氣,放一天後再插入土裡;如果是乾燥炎熱的夏天,則泡水一天,甩掉葉上水分,再插入土裡。
e、插枝後怕風,會不穩。
4. 在田間的插枝,垂直插入土中就可以了,斜插增加接觸面積,增加存活率,但存活後還要移植,改成垂直種太麻煩。
5. 平常濕度約70%是正常。溫度15oC以下太冷,很多事不要急著做;35 oC以上太熱,是否澆水要衡量。植物生長在15~24 oC最適宜,週均溫大於15 oC(過立春或3/15),才適合插枝。現在插,還會有一次寒害。
6. 第一次澆水要夠濕,之後2~3天後才再去看看是否澆水,育苗盆留一個位置不插,撥一下乾了超過1公分才澆水。
7. 如果少數葉片出現黑點,可能細菌感染,可以芽剪剪掉或挑掉。一般阡插7~10天會發芽, 友芽冒出後,可以把老葉子剪掉。
8. 阡插要成功,要注意水分控制、細菌感染、如何逐步移植。
9. 芽眼插枝要避免變成兩層根,長大會比較站不穩。
10. 發芽後放置在半陰約60%陽光處。約35~60天,整個根長滿盆時,可以進行移植。移植要在土乾時,土濕時不要移植。
11. 松科(如五葉松)是採壓條法或育種來繁殖。
12. 阡插法可為芽插、幹插、根插。比如香椿,如果要愈快吃到香椿葉,則應該選較粗的枝幹進行幹插。
13. 插枝後一段時間把跟攤開,根會長得很漂亮。
14. 室外把土稍微隆起,植物怕積水,不是怕缺水。
B、高壓法:
1. 高壓法與阡插法最大的不同在高壓法母株仍提供水分。
2. 枝幹選向陽面(朝南)、日照充足的。挑選第二、第三主幹。
3. 接木刀(用美工刀也可以)要消毒或洗乾淨。
4. 剝皮的高度是幹徑的1~1.2倍,不要超過2倍。用削鉛筆的方法,削成中間較細,兩頭較粗,要把形成層完全削掉。
5. 削好用溼的水草(注意產地)或土包覆,在已有伸縮性的耐熱袋、保鮮膜固定。一定要記得打洞排水。也可以用黑皮盆剪開來固定水草或土。
6. 母株可施用草葉肥並減少水分,促使長根。
7. 母株任何位置皆可以做高壓法,但最好選擇容易操作處,為容易作業可先修剪枝幹,高壓法上方的葉子盡量少,但不要修剪超過二分之一。
8. 請參考Leon的課後實做,超詳細的。
C、嫁接法:
1. 枮木選擇枝幹顏色較深的。枝幹切平口,交接處皮削掉,要小心得留下形成層(綠色的部分)。
2. 苗木選在半中間處截斷,不要選在節點處。下面削成扁平。苗木不留葉。
3. 形成層相接,用糯米帶纏緊。再套上塑膠袋。二星期後就知是否成功。
4. 立春至清明適宜做嫁接。要選在晴天的十點後進行較佳(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
5. 水梨多半每年嫁接(接穗),照顧120天即可。因苦瓜怕水,所以有人用絲瓜(不怕水)接苦瓜。也有茄子接番茄。柑橘類則是接木,不需要再每年重接。
6. 靠接一般要注意用鐵絲纏緊。
7. 請參考Leon的茄子嫁接,就會懂了。
三、研究主題與企畫案報告
1. 武龍的水稻研究,直播種被鳥吃光,將改用土丸子定點直播。育苗圃也幾乎被鳥吃光,要蓋綠網保護。
2. 參觀了這些農場後,對十年後生活企劃案之修正、檢討與分享。要經常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修改目標、達成目標等。透過大家的討論、互動,可以找出自己的盲點。希望大家課程結束後仍能持續討論下去。(此部分略過不公開)
******************************************************************
上課花絮
座無虛席喔!而且同學們都很專心聽講。
黃大師抽菸喝酒搏感情學來的密技,不私藏的教導同學。
熱呼呼的薑汁地瓜湯,溫暖了每個人的身心。Sky姊種的地瓜,味道一級棒。
黃石老師的養生餐,說不出的好滋味。
弘穎品嘗金門高粱,猜猜他的下個表情。
舞龍介紹的參考書籍。